
石油类溶剂,如苯、煤油和汽油等都是可燃性溶剂,干洗业也就成为一种危险行业。原始的干洗方法是手工用汽油溶剂将衣物浸泡、刷洗、拧干、晾晒、自然挥发,即浪费溶剂,也不安全。
1926年,试制生产出了一种专用于干洗的石油溶剂“Stoddard” (斯托达德),并且开始使用干洗机,在机内清洗、脱液,浪费少了,但易燃、易爆的不安全隐患依然严重。
三十年代,发达国家也开始使用三氯乙烯化学溶剂作为干洗溶剂,解决了易燃易爆问题,据说六十年代我国也引进过这种溶剂的干洗机。但三氯乙烯脱脂性极强,对纤维的理、化性能有一定的破坏,对设备有较强的腐蚀,其毒性较强,对操作人员也有一定的危害。这期间,干洗也使用过化碳、三氯三氟等,由于这些溶剂有的毒性高,有的被禁用,有的使染料褪色等原因而未能被延续使用。

通过每公斤的小鼠喝入240g四氯乙烯,确定为致物,也不是十分的,因为啮齿类动物的新陈代谢与人类是完全不同的。动物试验结论应引起人们对化学溶剂的注意,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止悲剧发生。很多化学剂是有毒性的,但并不能因为它有毒性就弃用,即使四氯乙烯从口中摄入过量会致,四氯乙烯厂,但人们不会去喝四氯乙烯。美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NIOSH)对600名从事多年的洗衣工健康状况进行抽查,四氯乙烯,没有迹象表明增加了。在对机械制造业的洛克希德飞机厂2600名经常接触四氯乙烯的工人进行了20年的疗跟踪记录,四氯乙烯供应,统计数字也没有明显地显示出特别症点的增加。、食道、颈、膀的发生率也只是与预期的相近或低于预期值。重要的是没有发现与四氯乙烯接触多的工人得的机率增加。在国际织物保养协会的建议下,美国环境保护署(FPA)将在修订“木器家具制造法规时,把四氯乙烯从A和B致物清单中删去”。

据有关资料查询,四氯乙烯确有低毒作用,人一吸入96ppm/7h会产生局部,幻觉。男人一吸280PPM/2h,会产生膜炎,全身。用小鼠做试验,小鼠一经口240g/kg按RTECS标准为致物。有关环境数据表示,四氯乙烯空气中嗅觉阈浓度为50PPM,也就是说人们的嗅觉能闻到的浓度为50PPM。所以人如果长时间工作在能闻到四氯乙烯气味的高浓度的空气环境中,肯定会有不舒服感觉。因此我们提倡使用的是全封闭环保型干洗机,而不提倡使用开启式干洗机,只要做这方面的限制,对人体就没有伤害。

| 姓名: | 王总 ( 销售经理 ) |
| 手机: | 18920751887 |
| 业务 QQ: | 3020282084 |
| 公司地址: | 天津市河北区望海楼街新大路189号B座4楼426室 |
| 电话: | 022-26246168 |
| 传真: | 022-26246178 |